2012年9月28日星期五

可悲的90后



气闻!本人阅读了某报在前天刊登那则发生在中国大连的新闻,“
90后女大学生、内衣、臭袜寄回家洗”,读后真令人气炸,若知道她是谁,赏她一个耳光也不为过。

90后代的人都已是120岁,也算是成人了,还是长不大,竟娇生惯养到把内衣、袜子寄回家,要祖母洗净后再寄回给在学校的她,祖母收到包裹感到十分无奈,女孩的父亲得悉后大骂女儿连衣服都不会洗,来回邮费都能买到好几件,叫别人听了多丢人。

这事传开后,网民猛轰一些90后的年轻人为“残废一族”,好可悲。

其实在我们的周围,寄衣服回家洗还没听过,但一些父母宠爱孩子的情形也不遑让,有些都已高中生了,早上起来床也不收,穿过的衣服满地掉,房间乱七八糟,饭来不张口,还嫌东西不好吃,或太热、太咸、太甜、太淡一大堆,脸黑黑指责家人不会煮,不合胃口之类,有些连水开了都不懂,快熟面也要人代劳。

这些人很会出世,父母几乎把他们当宠物养,什么也不让他做,一有空闲就成群结队往大厦跑、吹冷气、享美食、逛橱窗、看电影,看谁比较“炫”?说到家务,扫把没拿过,盘碗没洗过,窗也没抹过,就会压手机、对着电脑、电视。

90后出世的一些人若有上述的毛病,是幸福是可悲,要你从哪个角度看?如果你或你的家人也对号入座,就不知是恭喜还是难过?



2012年9月12日星期三

古晋猫眼中的新加坡

新加坡的繁荣程度世人皆知,是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,生活在这里的人们,每天都在为创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断地努力着。

初次来到新加坡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:生活水准已经这么高了,可是新加坡人为什么还要这样你追我赶地拼命奔忙呢?

如果在新加坡住过一段时间,和很多当地人熟悉了,他们就会告诉你,他们早已习惯了这种紧张的生活节奏。

如果从某一天开始,他们突然放慢了脚步,或完全停滞不前,那一定是有原因的:或者是病了,或者实在无力与他人竞争。

他们还会告诉你:从表面上看,生活过的还很充足,可是你一旦不继续努力,你的生活质量就会一千落丈。

虽说这里福利待遇很高,可总不能全部靠着福利活着吧?更何况大家都不努力工作的话,怎么会创建出那些福利呢?

这些话说得很有道理,这种生活态度看起来也很积极,可是问题也恰好在这种看似积极的生活态度中。

什么问题呢?就是压力、时间的压力、竞争的压力。。。所有欲望导致的所有压力。

在我的家乡里,虽然看不到这座城市的华美景象,也感受不到浓厚的现代化气息,虽然我每天都重复着相同的生活节奏,但却拥有无忧无虑的心情。


2012年9月9日星期日

退一步海阔天空


前几天看了一则文章“小心驾驶”内容提及2位肇事司机都很理性,与对方说声对不起,争执马上云晓云散,和气收场。

马路上车辆众多,多少还是有人心不在焉的驾驶,若碰撞不严重,稍有理亏的一方能拿出诚意,承认自己的疏忽,相信事情很容易处理,若双方不肯忍让,争吵闹上警署,搞不好还得上法庭,最后两败俱伤,吃力不讨好。

目前有2人丛瑞士飞北京,机上用餐时,前一排人椅背向后放,后排提出不满抗议,其中一人出手打对方的头,随即大打出手,从座位打到通道,被人隔开后,其中一人还叫骂了1个小时。

机长最后决定返航飞回瑞士,前后航程6个多小时,降陆后2人被捕,被罚钱外或还得赔偿返回瑞士的燃油费及其他乘客的住宿费。

从上述的事列,不难看出那两人因一时之气捣乱了200多人的航程或因此而坐牢或倾家荡产都有份。

作为文明的人类,何时何地都得以礼待人,即使对方态度欠佳,但自己还得有耐性,轻声细语据理力争,若他大声,你比他更大声,一发不可收拾,肯定就会闯出大祸,甚至赔上性命,争执是永远不能解决问题的,就有人说肯吃亏的人生才有机会。


2012年8月26日星期日

有钱也有烦恼的一面


贪得无厌应该是时下很多人的通病,新加坡那位57岁的女“名医”,与汶莱王室一成员治病的收费高达6千万令吉,这是特别典型的例子。

我甚为旁观者比喻得很贴切,什么“专业人士”?不也是多读几年书, 掌握了有关知识和技术,就以拥有的特长为欲所为, 拿着利刀向病黎乱砍,连皇室都觉得太贵、太离谱,该国通过国家关系的交涉,她依然死鸭子咀硬,终于被提上法庭,法官认定收费过火,被吊执照3年不得行医及罚款。

从以上的例子,一个人 将到花甲之年仍爱财如命,即使给她收到6千万,她要怎么用?怎么去消化它?

个人也没发财命, 但是看到很多富有人家在管理钱财方面需要精力、学问、方法,这些身外之物,与自己生命有直接关系吗?

一个人有屋、有车、生活舒适,每餐吃得饱,身体健康,人际交情好就已很足,知足常乐嘛。

严重超额的钱财或太富有,就有如一条无形的绳子,捆绑着自己的身体与精神,很多事情都有了约束、提防被人看上钱财与自身的安全,事事都得考量,时时要警惕自己,钱财少了又没面子,总之太有钱也是有烦的一面。



2012年8月11日星期六

旅游要趁年轻

出门要趁早,人生数十年观景,上天除了放我们“收拾米谷”之外,也给我们一个真的旅程,要去游玩也一生,足不出户也是一生。

年龄大肯定就比较不方便与吃亏,此次与我们共游欧洲的长者,法国大餐他听过,也定一客尝尝看,但生冷、烧烤、酸辣不敢吃,250令吉吃不上20令吉,多浪费。

飞机坐太久脚麻麻, 要走较远的景点不敢下车,好可惜。

虽然已是六月夏季,当地早晚温度大,晚上不到10度,令人受不了,白天天气看似晴朗,突然风来又雨到,伤风、感冒又来“拜候”,哪有心情玩,坐也不是,站也不行。

行程按着时间,早上9点才开车,傍晚不可迟过7点前要赶回旅馆,吃饭赶、这边几分钟、那边一下子, 外国旅行正是赶鸭子,除非是不参加团。

凡此种种, 对年龄大的人实际不适合,但没参加团对年轻体壮者没什么,对老者不去跑又怕没机会,时不予你。

总之年龄诺过50岁,荷包没问题的话,就别再等待了。





2012年6月16日星期六

黄金传奇5:一棵倒树让王生财发达


石隆门采矿界不时还有传出一些振奋淘金客的美丽传说,其中包括了与田考相隔近一甲子岁月的王生财传奇——


王生财(1884—1945)出生于古晋,祖籍福建永泰县人氏,年少时就读于圣多玛教会学校,十六岁修完中三的学业后,便步入社会工作,受雇于当时砂拉越最大的行——慕娘公司,月薪为五元。

在洋行当财傅的王生财,在数年后遇上了他生平的第一位伯乐,也就是诏安传奇富豪田考的儿子田祈旺,在后者的力邀下,他辞去洋行文员的工作,到石角味源港协助管理田家的橡胶园。

勤奋好学的王生财,投笔从农后,很快就适应新的环境,并在他的事事亲力亲为下,把田家的这片胶园管理得好,让东家欣慰所用得人,且益形的器重他。

到了1914年,田祈旺把味源港的橡胶园丘卖给两名来自吉隆坡的殷商,套现整百万元,而田老板亦没有亏待王君,大手笔的送他三万元,当做奖励他管理有方的酬劳,而这更成了王君出来社会后所赚到的第一桶金。

百年前的三万元,不下于现时的300万令吉,当时年方30岁的王生财,用了其中一万元,在古晋印度街购置了三间店屋,再把剩下的两万元,用在新尧湾盖了五间双层木板店屋来收租,和购买大幅农地开发成橡胶园丘。

虽然在古晋出生和求学,但王生财在手握大把现金后,却选择了当时跟古晋间还没有陆路交通直接连贯的新尧湾,作为他创业的大本营,这当中的主要因素,应该是他的父亲,自福建乡下南来后,便一直留在新尧湾务农,于当地拥有农场蓄养猪、牛,和栽种胡椒,所以王君很自然,就夹着资金回到他自小熟悉的老家再创业。

跟随田祈旺管理过橡胶大园丘,王生财在打理自家的胶园时,当然更形勤力,加上战前的树胶片行情大好,他从创业到进入中年,事业还算一帆风顺,但真正把事业推向最高峰,成为富甲一方的大亨,还是在2 0世纪3 0年代,当年他已届50岁,把业务伸延至金矿业以后的事。

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,淘金热再度席卷石隆门,作为近邻的新尧湾民众,自然也受到这股热浪的震撼,直接或间接的涉足矿场,而靠着橡胶园丘起家的王生财,在1932年,与儿子王源瑞到石隆门勘测金矿,并在大段发现了金沙,于是便联同后来曾担任州立法议会议长的潮属望族丹斯里陈何遵,合资开采此个矿场。


被算命佬指快发达

翌年他私人再以3000元的代价,从矿场老板张福贵手中,买下石隆门附近一个被认为矿藏不丰的士武兰金矿,其实在敲定这场交易之前,王老板有向一名相师问卦,算命佬直指他财星高照,很快就要发大财。

然而在接手开发此矿场初期,王老板连连遭遇到重大的挫折,投下的大笔资金,和向银行举贷借来的钱,眼看就要因开采不到黄金而付诸流水,公司的现金周转不复顺畅,岂知就在不久后,一棵倒树彻底的让他一洗颓势。

那是一个暴风雨之夜,狂风吹倒了矿场山边的一棵参天老树,王老板在接到通知后,翌日清晨便亲自前往视察,他凝视了倒下的巨树良久,就正要转身离去之时,瞥见那被老树根部撬开的泥坑里闪闪发光,于是连忙趋前用手拨开泥土,只见表土下所埋藏的尽是他梦寐以求的金沙,蕴藏量丰富的金脉,原来就藏在他从未想到的这棵参天老树底下。

正如其他淘金致富的传奇故事,王生财因为在倒树的泥坑内挖掘到金脉,从此崛起为新尧湾的首富,并给家族后人遗下大笔的财产。



黄金传奇4:田考点石成金

采矿业本来就有很多外人无法了解的传说,所以当年的业界中人多相信,田考命中带金,因而石隆门的很多矿场老板,都主动抢着邀请他参股,有些甚至在没预先征求他的同意下,便在矿场摆下香案,当空焚香祷告,禀明上苍他的矿场保留有若干股份予田考,祈求能如愿的挖掘到黄金。

木薯园挖到金沙
有田考坐镇必寻得金脉

田考(1828—1894)原是福建诏安乡下的穷孩子,自幼父母双亡,16岁时,只乘坐一艘运盐的帆船来到古晋,随即又依水路到石隆门,在一名亲戚所经营的矿场当工人。

工作勤奋卖力的他,深得东家的青睐,在矿场工作了两、三年后,老板便打本帮他做小生意,当时他还未满20岁,便在镇上的路边搭起草棚,从摆卖凉水饮料和水果启步,而在克勤克俭的经营下,很快就储得一笔现金,购买了摊位附近约300多亩的农地,原打算趁着闲暇时栽种甘蔗、木薯和蔬菜,以增加经济入息。

也许真的是应了时来运转这句老话,有一天,当他在农园里挖掘木薯时,竟挖到了大量的金沙,无端端的让他发了笔大财,随之他又大量收购隔邻的土地,征聘员工扩大农园的规模,并斥资把茶水摊扩充为杂货店。

于此同时,他在木薯园挖得金沙的消息,传进了古晋一家英资公司的老板耳中,他随即派专家登门勘测,证实田家农场的地下,的确蕴藏有丰富的金矿后,便高价购下他的农地,准备展开大规模的开矿。

田老板在卖地后,以现款购置了亚答街门牌3941号两间毗连的店铺,创设了振安商行,经营杂货和土产买卖,同时全家大小也都寓居在店铺的楼上。

变更跑道转战古晋商场,田考除了经营土产买卖,也斥资开设硕莪厂,各瓣生意都得心应手,一帆风顺,且很快便挤身富商之列。

他的勤奋和踏实经商态度,获得当朝拉者的器重,便把石角味源港的大片处女地划给他去开发,于是田老板便从诏安老家引进很多同乡,分派他们到味源港垦荒,大规模栽种甘蜜、胡椒与橡胶园。


成矿业风云人

物振安号的业务是越作越红火,反而是那家向田老板购地的英资公司,在买了他的木薯园后,便雄心勃勃的投下重本进行开采,然而却因一直都挖不到金沙而亏损连连,所以洋老板听从矿场老督工的建议,亲自到田考的店里,要求他回去帮忙打理矿场,希望藉着他的运气扭转乾坤。

说来也很玄,田考到任不久,便很神奇的挖掘到金脉,使洋人的矿务公司一洗昔日颓势,迅速的转亏为盈,从此关于田考与金矿业特别有缘,凡经由他所管理的矿场,势必能挖到金脉的传说,更是甚嚣尘上,顿时间成了矿业界里的风云人物。

采矿业本来就有很多外人无法了解的传说,所以当年的业界中人多相信,田考命中带金,因而石隆门的很多矿场老板,都主动抢着邀请他参股,有些甚至在没预先征求他的同意下,便在矿场摆下香案,当空焚香祷告,禀明上苍他的矿场保留有若干股份予田考,祈求能如愿的挖掘到黄金。

妙就妙在,凡是田考有参股的矿务公司,包括那些他不知情下获得空股分配的矿场,非但矿务开拓顺利,且几乎都能一帆风顺的挖到金沙。

因而那些挖得金沙,赚了大钱的矿场主人,每到了年底时,必会恭恭敬敬的将田考名下所应分得的红利,双手送到其店里去,据说,当中大部分送钱上门的矿场业主,都和田考素未谋面,连来人是何方神圣田老都不知道,田考如何能收人家的钱?然而无论他怎样推辞皆没用,因为对方坚决认为他已向上苍许过诺,矿场有盈利便要分红若干予他,故此绝不敢违背诺言,以免遭受到天谴,如此一来,益使田考的财富速增,很快的便与王友海和刘建发并列为砂拉越三大富豪之一。

田考在晚年时,毅然把砂拉越的商业王国,交由几个儿子去掌舵,自己则衣锦还乡,还在家乡兴学筑路修桥,和扶穷做善事,也出资捐官买了个大夫官衔来光耀门第。



黄金传奇3: 藏黄金也藏巨钻



矿工村姑妇孺 淘洗废矿石盼获金子相传在20世纪30年代,有一家矿务公司在当地挖掘到金脉,并在往后的好几年间,每个月都能生产黄金三千两,因此当地便被冠上三千两的地名,虽然到了80年后的今天,年轻一代的石隆门人,可能不知道她的所在,甚至连此地名都不曾听过,但老一辈的在地人,却都还记得这个让很多人羡慕的名称。


1825年前后开始,石隆门的各大矿场中,就以大巴力矿场最具指标性,它在经十二公司,和后来慕娘公司大规模的采矿下,挖掘成了一个长达280米、宽逾180米,深约45米的大矿坑,因而当地人也给她取了深石罅的别号。把工作服沾满泥浆由于此地金沙的蕴藏量极丰,盛传在矿坑天里干活的矿工们,每天在收工回家时,都会小心翼翼的冲洗沾满泥浆的工作服,据说他们会将泥浆流存在桶内,再经过仔细的筛滤,往往可以滤出几分重的金子。故此老一辈人笑称,当年在矿坑中采矿的工人,不但不会对衣服沾满泥浆有任何怨言,甚至还会藉势藉端的在下班前,刻意于矿坑上打几个滚,好让衣服粘附更多的泥浆,希望回家后能冲洗出更多的金
子。

月产三千两黄金

过去石隆门被认为是遍地都蕴藏着金沙的宝地,有些地区更以黄金的月产量为名,好像在镇上老店区的街尾,古庙水星宫庙址和周围的地区,过去曾被称作三千,便是其中一个最佳例子。相传在2 0世纪3 0年代,有一家矿务公司在当地挖掘到金脉,并在往后的好几年间,每个月都能生产黄金三千两,因此当地便被冠上三千两的地名,虽然到了80年后的今天,年轻一代的石隆门人,可能不知道她的所在,甚至连此地名都不曾听过,但老一辈的在地人,却都还记得这个让很多人羡慕的名称。在战前淘金热方兴未艾时,地方上还盛传很多有趣的小故事,好像说在当地的中、小型矿场里,很多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淘洗法,因此一些经淘洗后的废矿石中,还蕴藏有少量的金沙,所以一些村姑或家庭主妇,便会去把它们挑回家,并将其敲碎矿石后,盛于小竹筐上淘洗过滤,试图能滤出一些金子。

老妪喜获大量金子

且说当中有一家中等规模矿场的管工,每当看到有村姑到来拣废矿石时,就会刻意大献殷勤的拿着铁铲,帮忙村姑们挑选矿石,而有一次他在费心的用铁铲,把矿石铲进几位年轻村姑的苯基内后,轮候在她们后方的一位老妪,亦要求管工帮忙铲些废矿石给她。那管工闻言,随意挑了身边一大粒笨重的大石头,就往老妪的背囊里丢,嘴里还带着讥讽语气的调侃道:诺!这粒石头里面蕴藏的金沙,足够让你回唐山!老妪明知管工语带嘲讽,但也丝毫不介意的把石头背回家,按照熟悉的工序,先是把石头敲开,没想到石头外表一经凿开,里边尽是黄灿灿的金子,她后来将金子变卖,获得一大笔现钱后,真的如那管工所说,背起行囊就回唐山,衣锦还乡安度晚年。


黄金传奇2 住民挖到巨钻 成英女皇珍藏品





不仅在地底蕴藏有金沙,石隆门的一些小河与山溪的泥沙中,亦时常被淘出金子,甚至于钻石——

19世纪70年代,古晋潮州大亨刘建发的义顺公司,在石隆门的新山,拥有几个开采水银的矿地,1874年的一个夜晚,一位当地的原住民,沿着发源自边疆山脉的一条山溪,涉水溯流而上的撒网捕鱼时,突然发现有一束耀眼的红光,从山溪的河床上射出来,然而当他快步趋前时,光束却消失了,一旦向后倒退到一定的距离,红色光束便再透出水面。

他估计光束的下方,必定匿藏有稀世宝物,但由于周围一片漆黑,他不敢冒冒然趋前去挖掘个究竟,而把一根竹筒插在光束的附近做为记号,自己则蹲在岸边守着,直待到天亮后,便迫不及待的用开山刀挖开河床上的沙砾,没多久功夫,便给他挖到了一颗晶莹剔透的巨型钻石。

其实在附近的矿地,时有挖掘到钻石,只是从没有发现过如此大的巨钻,那男子即刻快步跑到附近,一座隶属于古晋潮州义顺公司所拥有的矿场,要将巨钻脱售予矿场总管。


边城小镇新山除了曾盛产水银外,还曾挖掘到钻石,刘善发进贡给拉者王妃的一粒72卡拉巨钻,便是从镇前潺潺流过的砂拉越河上游小支流内发现的,图为这条小溪在边界山区的源头一瞥

 后者自然是识货的人,他在细加端详了那颗钻石之后,察觉它非但是稀有的72卡拉巨钻,且形状和色泽均属上乘,所以便带着卖主,乘坐小船到古晋的公司总部,由大老板刘建发亲自敲定这桩买卖。

5000元买下巨钻据说刘建发与沈亚尧两名当家,也很喜爱那颗巨钻,出价5000元向对方买了来,不久后,刘建发便把那颗巨钻寄往英国的伦敦求售,以为能赚得厚利,但却恰好撞上非洲好望角意外的发现了钻石矿,在供量突然大增下,钻石于世界市场的行情马上下滑,所以义顺的巨钻,在伦敦只被评估了1300英镑的价码,为此刘老板决定放弃交易,通知英国方面把巨钻运回古晋。

几年后,刘建发慷慨的把巨钻赠送予次任拉者查尔士的王妃玛格烈,并由拉者亲自将之命名为砂拉越之星,但没想到后来拉者又把它当成贡品,孝敬了英国王室,从此它便成了英女皇的珍藏品之一。


2012年6月14日星期四

黄金传奇1: 淘金热招惹屠城


十二公司拥自身武装 石隆门自成一国 十二公司在帽山大本营,天师龙宫外的广场上,聚集了六百多名华工,表面上是举行老祖天师金身的开光大典,实际上他们都是公司所招募的“敢死队”队员,当天赴会时,大伙明白这次是个誓师出征的集会,就等待领头大哥的一声令下,便整装杀向廿哩外的古晋,强把白皮拉者詹姆士布洛克拉下台。

两个世纪以来,石隆门的起伏一 直与“淘金热”纠葛在一块,还真的应验了“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”那句老话,黄金确曾给她带来繁华,但也招惹来了“屠城”的劫数。

尽管开埠没有比古晋早,但在1838年,当英国人詹姆士布洛克(后来成为布洛克王朝首任拉者),首次前来砂拉越探险时,古晋只是个华人不上千员的小渔村,但当他沿着砂拉越河逆流而上,却在距离古晋20哩外,上游地区的石隆门,发现有4000多名华工在当地采矿和务农。


印尼华工前来淘金

原来早在1820年前后,“砂拉越上段”发现了锑矿,当时的统治者即汶莱苏丹遂下令开采,此政令顿时引起印尼华裔矿工的兴趣,他们从西加里曼丹三发一带,攀越边界原始山林,来到石隆门的边陲小镇“新山”淘金。

华工领袖与汶莱苏丹派驻砂拉越的拉者慕达哈欣,订立了联合开矿协定,由前者派出华工到砂拉越组织分公司进行采矿工事,苏丹则向公司抽取采矿税,然而由于他们首个落足点,新山的矿产太少,于是他们便继续往北迁,并在1825年前后,于石隆门的帽山地区,勘测到当地的黄金蕴藏量极丰,于是便决定扎根帽山,成立义兴公司,也就是后来的十二公司,统筹采矿与农耕等事务。


免费取用加影湖水

实际上十二公司在帽山的第一个矿场,是位于莫佳茵(Bekajang)地区,过后才在结邻的大巴力地区开挖金矿,莫佳茵矿场在停止开采后,地下水涌出而形成废矿湖,也就是在地人所称的“加影湖”。鉴于加影湖的水质特优,政府便从那抽取湖水,再透过自来水管,免费输送到镇上的每一户人家,不过到了80年代,政府停止再从加影湖抽水,石隆门坡众的食用水跟古晋人一样来自巴都吉当过滤站,免费自来水的优惠亦告取消。90年代,当碧湖重新开矿后,加影湖成了矿业废料场,让曾经喝着她的湖水长大的石隆门坡众,看了是心疼又悲愤

且说十二公司的华工,在莫佳茵和大巴力(即现在碧湖所在),挖掘到蕴藏量丰富的金矿后,捷报很快传回印尼西加,吸引了更多印尼的华人涌入帽山,在短短的时间里,便汇集了数千名华工和他们的眷属,镇上应运而开的大小商店,在最巅峰时多达百间,当中除了杂货店、茶餐厅,更有鸦片烟馆、赌馆和风月场所,繁华盛况远胜于当时还称作“砂拉越”的古晋。

无论是帽山市集上的商铺,还是在各个矿场采矿的华工,以致在当地务农的民众,都要听命于十二公司,石隆门俨然自成一国,负责维持地方秩序与法纪的十二公司,还建立有自身的武装力量。


早年的华工公司屋一瞥

十二公司除了集中较多人力于莫佳茵与大巴力矿场挖掘金矿,也把部分华工分配到砂南坡、燕窝山和新尧湾等矿地采矿,且将提炼好的黄金,通过边界山路运回三发,再出口到国外去。

1833年间,帽山的十二公司如常的派遣数名华工,护送60安士(约莫两公斤)的黄金前往三发,没料到在途中被人截拦,华工被杀黄金遭劫。

公司经明查暗访后,得知办案者为新尧湾地区的一个土著社群,于是便策划进行报复,帽山十二公司和三发的华工公司,共组织了一支500人的战斗队伍,浩浩荡荡的突击敌营,孰知对方早已作好准备,把村落防御得固若金汤,于敌军的顽强反抗下,华工公司尝到败绩,折损了三百多员战士后铩羽而归,双方从此结下了梁子。

1840年英国人詹姆士布洛克答应汶莱驻砂拉越拉者慕达哈欣的要求,率军平定新尧湾土著部落的叛乱,而与当地部落素有旧怨的十二公司,亦派遣兵员支援詹姆士。

新尧湾土著部落,在敌军的强势攻打下很快就被征服,十二公司报了昔日一箭之仇,但亦种下祸根,也就是让行将接掌砂拉越政权的詹姆士,对这个强邻无法安心,日后处心积虑要将之铲除,同时公司与土著部落更是旧恨加新仇,关系愈形恶化,所以在以后发生的华工起义事件时,这些土著部落都束手作壁上观。


19世纪初到石隆门采矿的客家矿工


且说在184181日,汶莱苏丹奥玛阿里赛福丁(Omar Ali Saifudin)签署委任状予詹姆士,要他接任砂拉越的拉者,同年的924日,他正式登基为布洛克王朝的首任拉者。

甫登上王位的詹姆士,因羽翼未丰,辖区内还有很多地区面对土著部落的扰乱,为了不想再添强敌,他极力向石隆门的十二公司示好,双方还暗中立约分治,即是从巴都吉当以上的右手港流域,直至石隆门到砂印边境山区,全归十二公司管理。

1850年印尼西加爆发战乱,县内华人大逃亡,计有300多个家庭涌入帽山躲避战祸,同年8月间,战火加剧,又有7300个家庭逃到帽山,顿时使这个弹丸小镇有了人满之患。

十二公司头头们把越境投靠的人口,分散到邻近的砂南坡、短廊、燕窝山与新尧湾,特别是砂南坡(巴古),由于挖掘到金脉,在大量新移民入驻后,小镇的规模大幅度成长,俨然成了一座帽山的卫星镇。

就在十二公司安享于石隆门的高度自治之同时,在古晋的白皮拉者詹姆士布洛克,却不断的备战,除了勤于招兵买马,强化王朝本身的军队武力,还在驻防于新加坡的英国海军之协助下,不断的东征西讨,藉此落实其扩充领土的野心,使他统辖下的砂拉越疆土,由古晋和三马拉汉省范围,一直伸展到诗巫、美里,最终远至现在林梦省尾端的老越。

平定了土著部落的叛乱后,拉者把矛头指向帽山,那个多年来一直让他犹如芒刺在背寝食难安的十二公司。

19世纪50年代初,詹姆士先是训示十二公司解散内部的“三条沟会”和“三点会”之类的私会党组织,还命令他的外甥查尔士在新尧湾的比利达修建炮台,明显是冲着十二公司的华工而来,耀武扬威兼挑衅的味道浓郁。

詹姆士又连下三道命令,强制公司缴交“人头税”、禁止公司直接从外国进口鸦片、酒及其他货品,也严禁公司直接向外国输出黄金及其他本地产品,双方关系因此全面决裂,华工们开始摩拳擦掌,双方冲突一触即发。


当年的开采金矿的华工


杀拉者不成 反遭疯狂歼灭

1857218日(农历正月廿四日),十二公司在帽山大本营,天师龙宫外的广场上,聚集了六百多名华工,表面上是举行老祖天师金身的开光大典,实际上他们都是公司所招募的“敢死队”队员,他们在过去大多都曾受过基本的军事训练,连月来更不断的投入体能和攻击集训,所以当天赴会时,大伙明白这次是个誓师出征的集会,就等待领头大哥的一声令下,便整装杀向廿哩外的古晋,强把白皮拉者詹姆士布洛克拉下台。

六百壮士随后情绪高昂的步行到一里外,在水口伯公古庙前的“太平桥”下船,分乘几十艘小舟,浩浩荡荡的沿着砂拉越河向古晋的拉者王宫进发。

华工的船队在经短廊后,先在丛林间歇息,直至日落黄昏后,才众桨齐发,火速向古晋的方向行军,他们把毫无防备的敌军杀个措手不及,拉者詹姆士越窗跳入河中,潜游到邻近的马来族领袖拿督邦达的家,再由后者派人划船准备护送他往出海口的方向逃亡。

就在他的小舟来到海口时,他的军舰“詹姆士号”恰好朝古晋开来,于是拉者便即刻登船,全速开向鲁巴河河口的万丁,会合查尔士的军团回师古晋,准备一举歼灭华工义军。

敢死队占领古晋三天后宣布班师回石隆门,然而此时詹姆士已挥军反扑过来,他朝砂拉越河溯流而上,追击撤退中的义军,还命令驻防在砂隆河的军团,从河口赶过来,于西连登陆,翻过银珠山,埋伏在石隆门的边疆山路,截断华工逃进印尼境内的退路。

义军在拉者大军的追击下,处于且战且走的劣势中,最后在新尧湾友兰路的山林间展开激战,百多名华工战士遇害,馀众狼狈朝武梭逃蹿向帽山,拉者军队乘胜追击,势如破竹般杀向帽山,展开了疯狂的屠城行动,把原本繁华的帽山瞬间变成了人间炼狱。

溃不成军的华工,带着家眷朝边界小镇道罗港逃亡,很多妇孺、老人和小孩,为了保命而躲进了邻近武吉杨山麓间的一个山洞内避难,孰料心狠手辣的追兵竟找来了大批的柴薪,就在洞口处生火,使滚滚浓烟熏进山洞,而使躲在洞内的妇孺小孩们缺氧窒息致死,这个让无数无辜民众断魂其中的山洞,从此被命名为“鬼洞”。

那些直朝边疆山林逃奔而去的华工与家眷,则在边界山区,遭遇埋伏在丛林间的拉者部队伏袭,至少有千五人在此死于刀枪之下,而侥幸脱围逃进印尼境内者,亦遭遇荷兰殖民者的部队所击,成了枪下冤魂。

历史的必然与偶然交织在一起,为华工创造了开演一场历史大戏的条件,剧情虽然震撼人心,但落幕前却是哀鸿遍野、血流成河的悲壮场景,曾经璀灿过的帽山古镇,就此走入了历史。

十二公司在石隆门帽山大本营前,树立有一面大旗,相隔百多年后,它的盐木旗杆夹,依旧残留在原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Enter your email address



Enter the security number below.
4411
Number 










  • E

    LET'S CHAT

    我的博客列表